关于举办2022年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学能力比赛通知

作者:发布时间:2023-03-22浏览次数:10

系(部)、教研室

为落实提质培优行动计划,推进“三全育人”,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持续深化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实施课堂革命2.0版,促进院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结合浙江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要求,现将2022年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能力比赛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比赛分组

公共基础课程组、专业课程一组、专业课程二组。

二、比赛时间

作品材料上交截止时间:2022年4月28日16:00。

三、奖项设置

按不超过申报团队作品总数的60%遴选出学院教师教学能力竞赛的入围获奖作品,根据专家评分产生院级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一、二、三等奖

根据参赛要求和名额从院级获奖入围作品中择优推荐参加2022年浙江省高职院校教学能力比赛

四、参赛对象

本校在职教师。专业课程组每个教学团队可邀请一名企业选手组队参赛。

、做好赛报名与组织工作

系、各教研室要高度重视教学能力比赛,按要求做好报名和参赛工作,各系、各教研室要协同资源在技术、设备、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

、联系方式

联系人:季志鸿,联系电话:0571-87171807。

 

 

附件1:2022 年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能力比赛方案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

2022年4月21日

 


附件1

2022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能力比赛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按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等部署,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以赛促建、以赛促改”的总体思路,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三全育人”体系,深化“课程思政”建设;切实推进国家教学标准落地,积极探索“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创新发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持续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持续提升高职院校在确保质量型扩招等新形势下常态化改进教育教学管理的能力;推进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团队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践行能力、专业教学能力、综合育人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推动示范性教学,促进“能说会做”的“双师型”教师成长。

二、参赛团队及要求

重点考察教学团队(2-4人)针对某门课程中部分教学内容完成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达成评价目标、进行反思改进的能力。

1.教学内容。根据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要求,对接职业标准(规范)、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等,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目标,拓展教学内容深度和广度,体现产业发展新趋势、新业态、新模式,体现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结合专业特点,做好课程思政的系统设计,有机融入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等育人新要求,实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实训教学内容应体现真实工作任务、项目及工作流程、过程等。

2.教学设计。依据学校实际使用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针对参赛教学内容,进行学情分析,确定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针对不同生源分类施教、因材施教。合理运用平台、技术、方法和资源等组织教育教学,进行考核与评价,持续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专业(技能)课程鼓励按照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设计模块化课程,强化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实施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行动导向教学。

3.教学实施。教学实施应注重实效性,突出教学重点难点的解决方法和策略,关注师生、生生的深度有效互动,收集教师教、学生学的行为信息,并根据反映出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合理选用国家规划教材和优质精品教材,专业课程应积极引入典型生产案例,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及配套的信息化学习资源;实训教学应运用虚拟仿真、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混合现实等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教师规范操作、有效示教,提高学生基于任务(项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评价。深入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鼓励依托线上平台和软件工具,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与学行为分析。

5.教学反思。教学实施后应充分反思在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过程中形成的经验与存在的不足,总结在课程思政、素养教育、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做到设计理念、教学实施与育人成效的有机统一。

三、比赛分组

设公共基础课程组、专业课程一组、专业课程二组 3 个组别。

公共基础课程组:参赛作品应为公共基础课程中不少于12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

专业课程一组:参赛作品应为专业基础课程或专业核心课程或专业拓展课程中不少于16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

专业课程二组:参赛作品应为专业核心课程或专业拓展课程中不少于16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其中必须包含不少于6学时的实训教学内容。专业(类)顶岗实习标准中的实习项目工作任务也可参赛。

四、参赛作品及材料

教学团队选取某门课程在一个学期中符合要求的教学任务作为参赛作品,完成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教学内容要符合教育部印发的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中的有关要求,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应突出思想性、注重基础性、体现职业性、反映时代性;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应对接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教材的选用和使用必须遵照《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等文件规定和要求。鼓励推荐落实公共基础课程标准、落实劳动教育特色、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针对高职扩招生源特点创新教学模式、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且效果好的作品参赛。

参赛作品材料包括完整的教学实施报告、实际使用的教案(2课时或4课时)。

五、比赛办法

经资格审核通过的参赛作品进入评审环节。

(一)网络初评

专家通过网络查看提交的参赛材料进行综合评分。根据网络评审成绩,确定入围决赛的作品,初定入围作品。

(二)现场决赛

专家根据入围作品的参赛材料,结合教育厅竞赛要求,综合评出一、二等奖、三等奖,在此基础上通过组织现场汇报与答辩,并结合2022年浙江省高职院校教学能力比赛方案》的要求,择优遴选推荐省参赛作品。

六、奖项设置

按比赛分组设奖,分别设置一、二、三等奖,不超过参赛作品总数的10%20%30%,一、二等奖根据决赛成绩排序确定,三等奖根据网络初评得分排序确定。根据省赛参赛要求和名额择优推荐参加 2022 年浙江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

七、报送作品

(一)报送作品方法

各系于42816:30 前完成参赛报名表和参赛汇总表提交工作。

(二)参赛团队及作品材料要求

1.以系为单位报名参赛,不接受参赛教师个人报名和资料。各参赛系应认真做好审核工作,核对专业备案、人才培养方案网上公示、课程开设、授课班级人数、教学团队成员身份、实际授课等情况,同时认真检查参赛作品材料是否泄露信息。

2.参赛对象应为高职院校的在职教师。除公共基础课程组外,每个教学团队可吸收1名学校聘用的企业兼职教师作为团队成员参赛。每个教学团队由实际承担参赛课程或相关课程教学(含实习指导)任务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结构合理,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取得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教师不少于1人;专业课程团队“双师型”教师占比50%以上。鼓励国家级和省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教学名师、教学成果奖主持人以及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优秀教师报名参赛。

3.参赛作品应为原创,不得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如引起知识产权异议或其他法律纠纷,责任自负。涉及软件使用的,应保证为正版软件,鼓励使用国产软件(自主可控)。除教学团队事前特别声明外,比赛组委会拥有对参赛作品进行公益性共享的权利。

附:1.参赛作品材料及决赛有关要求

2.比赛评分指标

3.参赛报名表

4.参赛汇总表


 1-1

2022 年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

教学能力比赛参赛作品材料要求

 

所有文档材料均要求规范、简明、完整、朴实,不得泄露地区、学校和参赛教师信息,正文使用小四号字、单倍行距,禁用以装饰为目的的图片或照片,以PDF格式提交,每个文件大小不超过100M。

(一)参赛教案(1个任务教案)

教学团队根据提交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选取该课程在一个学期中符合规定的教学任务作为参赛作品(作品名称应为课程标准中具体、明确的模块、单元或任务),撰写实际使用的教案。教案应包括授课信息、任务目标、学情分析、活动安排、课后反思等教学基本要素,要求设计合理、重点突出、前后衔接、规范完整、详略得当,体现具体的教学内容、活动及安排(其内容占主要篇幅),能够有效指导教学活动的实施,课后对授课实效、存在不足、改进设想进行客观深入反思。原则上教案的教学内容不超过2学时,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可以不超过4学时

(二)教学实施报告

教学团队在完成教学设计和实施之后,撰写1份教学实施报告。报告应梳理总结参赛作品的教学整体设计、教学实施过程、学生学习效果、反思改进措施等方面情况,突出重点和特色,体现创新举措和具体成效,可用图表加以佐证。中文字符在5000字以内(文末注明正文“中文字符统计数”),插入的图表应有针对性、有效性,尺寸合适、清晰可见,一般不超过12张。


 1-2

2022 年浙江省高职院校教学能力比赛评分指标

一、公共基础课程组

评价

指标

分值

评价要素

目标

学情

20

1.适应新时代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作品应符合教育部发布的公共基础课程标准有关要求,紧扣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安排,强调培育学生的学习能力、信息素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
2.教学目标表述明确、相互关联,重点突出、可评可测。
3.客观分析学生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学习特点、专业特性等,详实反映学生整体与个体情况数据,准确预判教学难点及其掌握可能。

内容

策略

20

1.思政课程按照“八个相统一”要求扎实推进创优建设,其他课程注重落实课程思政要求;联系时代发展和社会生活,结合课程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融通专业(技能)课程和职业能力,培育创新意识。
2.教学内容有效支撑教学目标的实现,选择科学严谨、容量适度,安排合理、衔接有序、结构清晰。
3.教材选用、使用符合《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等文件规定和要求,配套提供丰富、优质学习资源,教案完整、规范、简明、真实。
4.教学过程系统优化,流程环节构思得当,技术应用预想合理,方法手段设计恰当,评价考核科学有效。

实施与

成效

30

1.体现先进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符合课内外教学实际。
2.按照教学设计实施教学,关注重点、难点的解决,能够针对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突出学生中心,实行因材施教。
3.教学环境满足需求,教学活动开展有序,教学互动深入有效,教学气氛生动活泼。
4.关注教与学行为采集,针对目标要求开展考核与评价。
5.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资源、设施设备提高教学与管理成效。

教学素养

15

1.充分展现新时代职业院校教师良好的师德师风、教学技能和信息素养,发挥教学团队协作优势;老中青传帮带效果显著。
2.教师课堂教学态度认真、严谨规范、表述清晰、亲和力强。
3.教学实施报告客观记载、真实反映、深刻反思教与学的成效与不足,提出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的改进设想。
4.决赛现场的内容介绍、教学展示和回答提问聚焦主题、科学准确、思路清晰、逻辑严谨、研究深入、手段得当、简洁明了、表达流畅。

特色创新

15

1.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培育正确的劳动观念、增强学生职业荣誉感。
2.能够创新教学模式,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
3.能够与时俱进地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研科研能力。
4.具有较大借鉴和推广价值。


二、专业课程组

评价

指标

评价要素

目标

学情

20

1.适应新时代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符合教育部发布的专业教学标准、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顶岗实习标准等有关要求,涉及1+X证书制度试点的专业,还应对接有关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紧扣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强调培育学生学习能力、信息素养、职业能力、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

2.教学目标表述明确、相互关联,重点突出、可评可测。

3.客观分析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基础、认知和实践能力、学习特点等,详实反映学生整体与个体情况数据,准确预判教学难点及其掌握可能

内容

策略

20

1.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及时反映相关领域产业升级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结合课程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开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针对基于职业工作过程建设模块化课程的需求,优化教学内容。

2.教学内容有效支撑教学目标的实现,选择科学严谨、容量适度,安排合理、衔接有序、结构清晰实训教学内容源于真实工作任务、项目或工作流程、过程等。

3.教材选用符合《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等文件规定和要求探索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信息化资源,引入典型生产案例。教案完整、规范、简明、真实。

4.根据项目式、案例式等教学需要,教学过程系统优化,流程环节构思得当,技术应用预想合理,方法手段设计恰当,评价考核考虑周全。

实施

成效

30

1.体现先进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符合课内外教学实际,落实德技并修、工学结合

2.按照教学设计实施教学,关注技术技能教学重点难点的解决,能够针对学习和实践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突出学生中心,强调知行合一,实行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生源特点,体现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

3.教学环境满足需求,教学活动安全有序,教学互动深入有效,教学气氛生动活泼。

4.关注教与学行为采集,针对目标要求开展教学与实践考核与评价

5.合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虚拟仿真、增强现实、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以及教学资源、设施设备改造传统教学与实践方式提高管理成效。

教学

素养

15

1.充分展现新时代职业院校教师良好的师德师风、教学技能、实践能力和信息素养,发挥教学团队协作优势;老中青传帮带效果显著。

2.课堂教学态度认真、严谨规范、表述清晰、亲和力强。

3.实训教学讲解和操作配合恰当,规范娴熟、示范有效,符合职业岗位要求,展现良好双师素养。

4.教学实施报告客观记载、真实反映、深刻反思理论、实践教与学的成效与不足,提出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的改进设想。

5.决赛现场的内容介绍、教学展示和回答提问聚焦主题、科学准确、思路清晰、逻辑严谨、研究深入、手段得当、简洁明了、表达流畅。

特色

创新

15

1.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培育正确的劳动观念、增强学生职业荣誉感

2.能够创新教学与实训模式,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与实践体验。

3.能够与时俱进地更新专业知识、积累实践技能、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教研科研能力。

4.具有较大借鉴和推广价值。


1-3

2022 年浙江省高职院校教学能力比赛参赛作品报名表

 

学校                       联系人 电话 

 

公共基础课程组

专业课程一组  

专业课程二组

课程名称: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课程名称:

作品名称

(教学任务精确表述)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网址

 

参加校赛获奖情况

 

课程总学时

 

参赛学时

 

授课班级人数

 

 

参赛教师基本信息

学校(单位)全称

 

姓名

 

性别

 

民族

 

教龄

 

身份证号码

 

联系电话

 

职务

普通教师教研室(专业)负责人系部(分院)负责人校领导

职称

未定级 初级 中级 副高 正高

 

 

 

 

 

一寸照片

(可使用电子版)

学历

大专及以下 本科 硕士 博士

身份

学校在职教师企业兼职教师

承担具体教学任务

 

 

本人签字

 

 


参赛承诺与说明

本校本课程作品未在 2021 年

浙江省高职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是 □否

本校本专业的专业课程作品未在 2021 年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是 □否

参赛团队所有成员未在 2021 年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是 □否

在 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

获得二等奖作品的团队成员已按要求调整

□是 □否

以上填报作品信息、个人信息均真实无误

□是 □否

参赛作品材料没有泄漏地区、学校及参赛教师信息

□是 □否

保证参赛作品无知识产权异议或其他法律纠纷

□是 □否

同意比赛组委会拥有对参赛作品进行公益性共享权利

□是 □否

所在单位

修改意见

对专业开设、实际招生、课程开设、教学团队成员参与课程教学的审定意见:

 

 

 

 

 

 

 

 

                               2022年   月   日

                            加盖公章

 

 

  

说明:参赛教师基本信息全部成员逐一添加填写,参赛承诺与说明统一填写一份;包含企业兼职教师的需要加盖企业公章;表格建议在报名系统直接导出打印。


1-4

2022 年浙江省高职院校教学能力比赛参赛作品汇总表

院校(盖章):院校联络管理员:                        联系电话:

序号

组别

专业

大类

专业类

专业名称(代码)

课程

名称

作品名称

国赛、省赛获奖情况

团队

负责人

有无教学创新团队成员

双师教师

人数

联系

电话

邮箱

 

 

 

 

 

 

 

 

 

 

 

 

 

 

 

 

 

 

 

 

 

 

 

 

 

 

 

 

 

 

 

 

 

 

 

 

 

 

 

 

 

 

 

 

 

 

 

 

 

 

 

 

 

 

 

 

 

 

 

 

 

 

 

 

 

 

 

 

 

 

 

 

 

 

 

 

 

 

 

 

 

 

 

 

 

 

 

 

 

 

 

 

 

 

 

 

 

 

 

 

 

 

 

 

参赛院校

相关信息

是否在2020年国赛中获奖:£是  £否;   是否在2021年国赛中获奖:£是  £否;  获奖等次及数量:

是否在2021年省赛中获得一等奖:£是    £否;    省赛一等奖数量:

是否组织校级比赛:£是  £否;校级比赛作品数:    校级参赛人数:     校级比赛时间:

说明:请务必准确填写组别以免影响成绩评定。


 

 


最新信息